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 > 考点

启示性材料作文之谚语“预防与补救”作文审题及例文导写

人气: 作者: 沈阳思而行教育 时间:2024-12-17
导读: 【原题再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②亡羊补牢,犹未为晚。③临崖勒马收缰急,船到江心补漏迟。谚语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通俗形象又寓有深意。读了上面三句谚语,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至少选择其中两
【原题再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
②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③临崖勒马收缰急,船到江心补漏迟。
谚语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通俗形象又寓有深意。读了上面三句谚语,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至少选择其中两句,以此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谚语解读】
“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
理解:这句谚语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即使刀伤药的治疗效果很好,但最好的办法还是避免受伤,不让口子出现。在生活和工作中,预防问题的发生总是优于事后的补救。
联想与思考:这启示我们在面对潜在风险时,应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而不是等到问题出现后再去解决。例如,在健康方面,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远比生病后寻求治疗更为明智。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理解:这句谚语意味着在事情出现错误或损失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仍然是有价值的。即使已经失去了部分(如亡羊),但通过修补(补牢)可以防止进一步的损失。
联想与思考:这告诉我们,面对错误或失败时,不应沉溺于懊悔和自责中,而应迅速调整心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补救。及时止损并寻求改进,往往能够减少损失,甚至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临崖勒马收缰急,船到江心补漏迟”
理解:这句谚语强调了把握时机的重要性。在接近危险边缘时(临崖勒马),及时采取措施(收缰急)可以避免灾难;但一旦事情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船到江心),再想补救就为时已晚了(补漏迟)。
联想与思考:这提醒我们在面对重要决策或关键时刻时,要敏锐地识别风险,并果断采取行动。拖延或犹豫不决可能会导致错失良机,甚至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
因此,我们需要培养果断决策的能力,并学会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综上所述,这三句谚语分别从预防、补救和时机把握三个方面,传达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和实践经验。它们不仅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谨慎行事,还鼓励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果断的决策能力。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立意示例
选择①②:可以从预防与补救的补充关系角度立意,强调既要重视预防,避免问题发生,同时在出现问题后也要积极补救,不能因害怕犯错而不敢行动。
选择①③:可以从预防与补救的对立关系角度立意,突出预防的关键作用以及不及时预防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提醒人们要居安思危,提前做好准备。
选择②③:可以从预防与及时预防的递进关系角度立意,探讨及时补救的重要性以及不及时补救的危害,鼓励人们在犯错后要勇敢面对,尽快采取措施。
选择①②③:预防的重要性,及时补救的重要性,既不预防又不及时补救的危害性。
选择③①②:不预防不及时补救的危害性,要做好预防,要及时补救。
【范文欣赏】
1. 防患于未然,补救于危前
21文0 罗襄岳
三句谚语,形象地反映了问题和灾祸从未然、未晚到已迟的发展过程,也给我们处世行事以启示:坚持防患未然且于问题大爆发前补救解决,从而行稳致远。
“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问题显现前有所预料防范,防患未然方得行稳。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问题的产生发展都有其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从量变到质变。在问题的量变尚未开始或始于微未时,我们就要加以防范,就像先哲老子所说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像刘备所告诫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当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关系亲密之时,毛泽东主席就看清了苏俄势力的扩张野心提倡独立自主,最终为中国未来应对苏联威胁打下基础。由此可见,无论为人,甚至为国,皆应防患未然。
“亡年补牢,为时未晚。”在问题初步显现时,积极补救,解决,方能致远。
诚然,“防患未然”是解决问题的理想状态,但这毕竟需要极强的判断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或是在社会事务上,很多问题往往在经历了一定累积后才为我们所见。这时,我们就应拿出“亡羊补牢”的决心,积极补救和解决问题。如人的病症,许多诱因十分难以发掘,只有在疾病初现端倪时才被意识到。这时有人会直面问题,寻求治疗,有人则一拖再拖,忽视危险:前者可得痊愈,后者却拖成大病。人生问题的解决就像系列疾病的医治,及时补救,方能致远。
“临崖勒马收缰急,船到江心补漏迟。“如不能”防患未然“和”亡羊补牢”,那便难免“翻船坠崖”。
一代英主唐玄宗,在重用胡将时就未及时防范,以致安、史做大;待问题暴露,又感太平日久,不加解决。最后“渔阳叛军动地来”之时,仓皇出逃,却使大唐走向无法换回的败亡。史册、人生,都反复告诫我化应常守“防患未然”和“补救危前”之理。
身为“00后”,我们缺乏解决问题的经验,却不乏直面问题的勇气。因此我们更应以“防迷未然”和“补救危前”之道,在成长路上行稳致远;助力全社会防范、解决问题,跨过发展路上的重重阻碍。
防患于未然,补救于危前。常记此理,解决问题。
2. 防患于未然, 亡羊补牢犹未晚
21文0 吴丰源
古人如是落墨: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立身行事中,当防患未然,纵是最后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由此,可促人生之成。
防患未然,在危机发生前有所警觉,将其扼于摇篮;亡羊补牢,在危机发生之后尽力为之,最大程度地减小损失,二者并非割裂的孤岛,而是二者配合,助力登顶人生春山,行稳致远。
防患未然,是亡羊补军的先行盾,是应对危机的第一张牌。
俗言,“刀伤药再好,不如不拉口子”,洞微知著,是预防的强心剂,是前瞻的风向标。感未来汽平产业布局的竞争,中国先手着棋,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于全球绿色发展与传统汽车产业转型的艰剧挑战中勇立潮头。毕为防患不贰其志提前构建产品配件研发的“海思”预备军,于制裁限制的凛冬中轻舟已过万重山。防患未然让我们有更为坚实的基础,更为强硬的骨气,从而规避或更好地亡羊补牢。吾侪处百年之萌动,当有防患未然之意识,于千帆竞发中先手着棋。
亡羊补牢,是防患未然的有益补充,是应对危机的应急之举。
俗言,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亡羊补牢基于犯错后的自省,给予我们改变定局的力量。 亡羊补牢,是浪子回头的迷途如返,是数十年前我国面小一穷二白的奋力追赶,是面对社会漏洞的应有之义,是每一次未来的呼救。况昔有大专生发奋续书成就名校博士,改变人生轨迹,怎不成当今典范?吾侪处生长之佳期,当明亡羊补牢之意,于网疏洞破处奋力织网。
防患未然与亡羊补牢互相补充,有机统一。防患未然不意味着杜绝一切病灶,毕竟世上没有绝对的固若金汤; 亡羊补牢也并不意味坐等危机发生再采取行动,而只是损失的最小化。
社会洪流中,有人防患过甚而惶恐终日,危机发生后其防线一触即破;有人只顾亡羊补牢而不前瞻根源,其“羊”也会不断丧失。吾侪雏凤清声,立身行事,当求二者并行。
躬逢盛世,当防患于未然致路遥万里,亦以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二者有机结合,方为直面挑战前后的最佳方略。似此,吾侪方可最好地立身行事于时代,大绽芳华。


责任编辑:小编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上一篇: 高考优秀作文的“三性”
下一篇:没有了
考点频道
Copyright © www.gaokaoyanjiu.com www.gaokaoyanjiu.net 高考研究网 版权所有
思而行教育旗下资讯平台
©2015 沈阳思而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辽ICP备19016035号-2
Top
Powered by RRZ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