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高考“征集志愿”的利弊和方法说清楚
征集志愿就是高校录取名额未满,需要再次向社会征求志愿,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本批次退档考生、线上几分和线下几分的“边缘考生”,这是最后一次该批次填报志愿的机会,需要慎之又慎,下面是一些填报征集志愿的利弊和方法。
一、查询征集志愿的院校信息
哪些学校招生不足,他们又有那些专业可供我们选择?这些信息从哪里来?这些信息都是学校和招生办负责通知学生的,征集志愿的前一天晚上,省级招办会在当地招生信息网公布征集志愿计划信息;征集志愿当天,县(市)招办和多家媒体也会公布征集志愿计划信息。有的学校也会印发一个小册子,上面有征集志愿的学校和专业,以及缺额的数量。如果学校没有通知你领取该信息册,你可以找老师要,或者在上面提到的当地招生信息网查询。
二、填写征集志愿的地点和时间
时间的话要看招生办公布的时间,一般学校也会通知落榜的考生及时填写征集志愿。总之是在你填写的志愿没有录取的时候就要关注各种通知,时刻等待征集志愿。填写征集志愿的通道就是志愿填报系统,各个省的网址是不一样的,你填过志愿就应该知道网址。
三、选择征集志愿的院校
在选择院校的时候,要考虑到自己是否达到院校的最低要求,对于生源不足的院校,一般需要你的分数达到省控制分数线,低于省控线征集的情况有没有呢,有的学校会降分征集,有的学校还会提分征集,具体情况最好直接问招办老师;对于生源充足的院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学生被退档,造成缺额,学校对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分数也会有要求,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系统会自动的审核你的分数是否达到要求。
四、权衡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征集志愿规定,上了相应层次分数线、又遭到退档未被录取,处于自由可投的考生才能填报,填报征集志愿时只选院校,不填专业,视为服从专业调剂该校任何专业。有的学生会面临这样的两难选择,一个学校排名较高,但是自己想上的专业没有缺额,只能填报别的专业;另一个学校排名较低,但是有自己喜欢的专业。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怎么取舍呢?作为职业规划师,我听到的观点各种各样,我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选择,如果院校和专业都能兼顾,那是最好不过了。有人认为专业不重要,认为院校重要。理由是说在上大学的时候有很多的空闲时间可以去上自己喜欢的课程,所以你的专业的局限性是可以改善的。此类观点认为,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不好的学校,将失去很多的机会,比如出国机会,就业机会。但是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学校名气固然重要,可是某个岗位的说明书上也明确写着要求有某某专业背景,或者该行业从业经验。总之,希望大家从正反两面做平衡选择吧。
五、确保被录取要有策略
选择缺额较多的学校、冷门专业、地理位置偏僻的院校都能帮助你提高自己的录取率,但是你的大学生活质量会下降。为了确保你能够被录取同时还能保证自己的学校不错,你应该选择实力较强的学校中的较冷的专业,上面有一种观点说到了,专业的局限性可就要求你必须通过你的加倍努力去改善了,例如同时辅修一门自己喜欢又容易就业的专业,时间和精力的分配就需要调整一下,可能要减少玩游戏时间和谈恋爱的约会时间。
六、选择院校地域有讲究
在确保自己能够被录取的情况下选择大中城市。选择学校也是在选择城市,大中城市这么受欢迎是有道理的,例如,在某个中等城市,这里的高校有很多,质量也还不错,但是用人单位很少啊,所以去学校招聘的单位也少,这就大大降低了你的就业机会。而且在校的时候,你选择的实习单位也是有限的。等到毕业了,去大型城市找工作,HR从你的简历上看不到可以圈点的实习经历。
点击按键,加入高考研究网家长交流群,与专家在线交流:
相关文章:
- [提示]时间紧、抓机会,征集志愿要注意什么?
- [提示]如何降低风险,规避平行志愿误区
- [提示]明明被喜爱,填志愿时偏“遇冷”
- [提示]高考四百多分怎么选专业?这几类可以优先考虑
- [提示]强基计划报名开始,比自主招生还给力,分数超一本线就有望上名校
- [提示]学师范选什么专业好就业
- [提示]高考填报误区有哪些?2022年考生如何避免
- [提示]细看招生章程了解招录要求
- [提示]平行志愿不是平等志愿 拉开差距很关键
- [提示]报志愿只看热门、就业和钱途?80%的人忽略这点
相关推荐:
- [提示]时间紧、抓机会,征集志愿要注意什么?
- [提示]如何降低风险,规避平行志愿误区
- [提示]明明被喜爱,填志愿时偏“遇冷”
- [提示]强基计划报名开始,比自主招生还给力,分数超一本线就有望上名校
- [提示]学师范选什么专业好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