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增加1.1万,填好2020年辽宁高考志愿要把握好五大趋势
本文为高考研究网原创稿件,谢绝转载。作者:闵凯,高校教师,高考研究网主编。
2020年与2019年考生人数、招生计划对比
类别 |
2019年 |
2020年 |
||
考生人数 |
本科计划数 |
专科计划数 |
考生人数 |
|
文史类 |
60774 |
19862 |
28528 |
64000(预估) |
理工类 |
126098 |
78786 |
50419 |
133000(预估) |
总人数 |
186872 |
98648 |
78947 |
197414 |
趋势一:辽宁考生增加1.1万,全国考生人数也再创新高,录取与就业双重压力倍增
根据我省发布的数据,2020年辽宁考生人数为19.7万,而2019年的考生人数是18.6万,今年新增考生1.1万人,这对考生人数的增多,必然会加大录取竞争的压力。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人,相比2019年净增加40万。在历史报考的“大年”,如何使用好、折算好考生人数、招生计划数以及文理科类位次与往年的分数、位次等报考数据之间的关系,是志愿“菜鸟”们必须攻克的一道必选题。高考志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提醒考生及家长,一定要密切关注相关数字的变化情况,调控好自己的分数、位次梯度设置,充分利用好来之不易的分数。
趋势二:传统高考志愿填报的最后一年,志愿填报一旦失误,纠错成本难以估量
2020年是辽宁省的传统高考及志愿填报模式的最后一年,作为最后一届传统高考考生,他们所面临的形势应该是喜忧参半,优势与劣势共存。说到优势,不言而喻,这届考生仍有相对稳定的录取模式和录取数据可供参考,填报志愿心里相对更有“底气”;说到劣势,同样也不可小觑,大家务必要高度重视志愿填报工作,因为2021年高考志愿填报将按照“专业+院校”,如果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出现失误,未来无论是高考复课还是志愿填报都会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面临着与往年截然不同的风险和挑战。所以我们强烈建议这届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本年度志愿填报的机会,把能够自己把控的机会利用好。
趋势三:强基计划第一年,自主招生退出历史,就读全国名校的机会更难把握
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是2020年高考领域里的“热词”之一。很多考生也许会觉得,那是高分考生才能研究的招生项目,和我们普通中低分考生没什么关系。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高考录取绝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分析如下,强基计划的专业各校定位在限定于基础学科领域,很多专业更适合像学术型、高精尖、考研考博深造方面发展,这对那些更喜欢时下热门专业,易于就业专业的高分考生是有一定影响的;强基计划的院校数量36所,而自主招生院校数量70多所,从招生规模来看,强基计划更属于“小而精”的特点。从这两方面来看,无论是专业属性还是招生规模,2020年部分高分考生势必要回归普通类录取,参与竞争,成为今年高考的一个变量之一。在招生计划既定的前提下,高分考生的竞争,也会传到至中低分考生,影响逐步放大。
趋势四:共同抗疫背景下,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志愿方案应更具前瞻性
全社会共抗疫情,在教育领域也是有很多举措的。有些情况值得我们引入志愿填报的概念,共同思考。比如国家提出的新基建建设,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这些信息的背后,将直接影响到高考志愿填报中的学校及专业的选择。
再比如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这些扩招的人数分布给了哪些专业?又为什么分配了这些专业?答案是本轮研究生扩招主要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因为这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这点,对高考志愿填报是有导向性作用的!
2020年国家十四五规划呼之欲出,这里又隐含着哪些重要信息?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在2020年的大背景下,如何选择?
位于湖北省的高校,应怎样报考?
港澳台地区高校,应该怎样报考?
军改背景下,军校该怎样报考?
……………………
趋势五:高校学科设置在向新高考转型,往年录取数据,既要学会参考又要学会辩证区分
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新高考,强调考生结合自身特点选择更适合自己未来人生发展的专业,高校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作为2020届的高考考生,既要充分理解和把握传统高考志愿填报的总体要求,又要带有一定前瞻性地去布局自己的高考志愿,进而符合高校及专业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需求。有些变化已悄然发生,举例而言,为了向新高考转型和过渡,近几年,很多高校都在大幅度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整合自己的专业学科门类,调整自己的招生计划,以吉林大学为例,该校理工类2017年在辽宁招生的专业数量近90个,而2019年已变为了40余个,很多具体专业被整合为按大类招生,这种现象其实在很多高校的招生计划中是具有普遍性的。招生大类中涵盖哪些具体专业,该招生大类入学后如何专业分流,具体的培养方案如何,有几次分流机会,报考按大类招生如何参考往年录取数据等等,对考生及家长而言,这些都是有待大家解决的新课题。
2020年的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太多的信息纷至沓来,太多的课题等待我们一一破解,高考研究网愿与各位考生和家长一道,突出重围,给考生描绘出一个更好的未来!!
2020年高考研究网志愿公开课系列讲座
【时 间】2020年7月12日 本周日 上午9:30,下午14:00(上午和下午授课内容相同,同一考生只可选择一个场次)
【课程内容】
1.2020年辽宁高考形势分析。
2.高考志愿填报的政策要求、录取原则、填报技巧。
3.高考分数如何使用,利用往年录取数据进行准确定位。
4.如何初选、精选院校与专业。
5.提前批、普通本科批、普通专科批次考生具体填报方法。
6.如何从就业、升学、留学等发展方向确定志愿策略。
7.高校招生章程如何使用。
8.填报高考志愿具体操作的有关提示。
【专家介绍】
闵凯:高校教师,高考研究网主编,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生涯教育专委会委员,知名高考志愿指导专家。多年从事高中生涯规划指导以及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理论研究与实践,每年举办高考志愿讲座、生涯规划讲座数十场,受邀担任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高考志愿指导直播栏目专家嘉宾,《高校招生》、《招生考试通讯》等专业媒体特约撰稿人。
【报名办法】
1.发短信:“考生姓名+学校+上/下午” 至 18941647424报名
2.电话报名:
电话:024-31125843 13889142655
联系人:刘老师 于老师
【讲座地址】
沈阳欧亚联营商务大厦(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南街1甲号)12楼第三会议室(1222号)。地铁太原街站C口南走30米,联营商务大厦1号门。
特约编辑:王凡
志愿方案最优提供者
THE BEST
相信志愿指导专业团队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南京北街161号嘉润大厦9005室(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南侧)
联系电话:024-31125843 13889142655
微信公众平台号:GKYJW
QQ群:228785883
高考研究网:www.gaokaoyanjiu.com
相关文章:
- [深度]推进拔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 [深度]部分职业本科投档线超普通本科线100多分
- [深度]九部门:加快培育这类人才
- [深度]3月高考热点:各省公布高招规定、高考体检、高职单招测试
- [深度]怎样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 [深度]12月高考热点:高考报名、艺术类统考
- [深度]高校交叉科学研究三大瓶颈问题如何破解
- [深度]准大学生:新的起点,你准备好了吗
- [深度]规范“大类招生”优化“强基计划”释放哪些信号?
- [深度]2023高考“新要求”,这几类学生将取消高考资格,成绩再好也白搭
相关推荐:
- [深度]九部门:加快培育这类人才
- [深度]怎样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 [深度]12月高考热点:高考报名、艺术类统考
- [深度]规范“大类招生”优化“强基计划”释放哪些信号?
- [深度]教育部:稳步推进“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
- [深度]考生增加1.1万,填好2020年辽宁高考志愿要把握好五大趋势
- [深度]教育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