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长,请让鼓励成习惯
再过一周的时间,学生就将面临本学年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了。每名高三学生及其父母都明白这次期中考试的重要性。因此,这次看似普通的期中考试会给高三学生和父母带来不小的压力。现就高三生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准备期中大考提出如下建议。
平和心态鼓励为先
当面对考试时,父母和孩子一般会关注学习方法和考试成绩,但经历了多次大考的高三学生心里一定明白:良好的心态是在复习阶段和考场发挥时的必要基础。其实,从很多老师多年的观察来看,因为是进入高三年级后的第一次大型考试,绝大部分学生在期中考试前都会非常重视,能够较为认真、踏实地复习,跟着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走。但由于每名学生各自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以及对高三高强度生活适应情况的不同,不同学生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动向。例如:认真刻苦的学生若在高三开学以来的各类考试中成绩总不够理想,会出现失落、怀疑自我、不自信、持续紧张、甚至恐惧做题的情绪;而另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可能出现自暴自弃的极端行为表现。
父母此时若更多采用唠叨、训斥等方法来逆着孩子的心态处理,不仅百分之百无效,更重要的是会加重孩子的负面情绪,使他不仅对考试产生懈怠心理,更对父母产生敌对心态。这就会严重干扰到后续的高考复习了。
其实父母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孩子上述这些情绪表现的。我建议您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知晓上述负面情绪和行为的原因是“孩子面临高三第一次大考时的正常反应”。父母只有认识到这种情况并非是孩子有意为之,才能理解孩子此时遇到的困难,采取正确、有效的疏导方法。
同时,我建议父母更多地给予孩子强大的外界支持,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多鼓励孩子。虽然高三的孩子已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紧张的复习期间,成人对孩子的鼓励和肯定是极为有效的。但这种鼓励要形成一种常态的习惯。很多父母都知道在孩子小考没考好时最好不要训斥,一般也会给予适当鼓励,但是这种“不痛不痒”的鼓励很难换取此时情绪低落的孩子的认可的。他们会认为“父母虽然嘴上鼓励我,但我知道那不是发自内心的,此时此刻还不如骂我一顿呢”。因此,我建议,从现在开始,高三生父母经常地给予孩子鼓励,一定要在日常生活的聊天中就给予这种鼓励,其中的注意事项如下:
1.鼓励的方向不要仅限于学习方面,诸如像日常生活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等都可涉及。涉及的方向越广,越会降低孩子的戒心,认可父母的鼓励是发自内心的。如果孩子看到父母平常什么也不说,只是自己成绩不好时给予鼓励,孩子的内心一定会认为这种鼓励是“掺杂水分”的。
2.鼓励的方式不一定都要直接跟孩子很正式地说。因为很多高三的孩子可能不愿意和父母说太多话,您非要与他一对一地交流谈心,他可能会产生抵触心理。不如淡化鼓励的情境,在不经意间进行,诸如像吃饭时,父母就可以就孩子某些做的好的地方以聊天的方式说出,让孩子听到即可,不必非要得到孩子的反馈。
3.鼓励的作用还在于,正是由于父母每天的鼓励带给孩子的是正能量,这就使得家庭氛围非常和谐,孩子有话也会想到和父母分享,这比每天父母看到孩子累得不行而只是憋在心里干着急要强得多。
目标激励合理规划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没有计划的生活就像一盘散沙,孩子的精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分配,对于自己每天要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心中无数,所以只好整天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这种情况对于学习繁重的高三学生来说更为明显。因此,面对进入高三后的第一次大考,父母要关注孩子是否已经设定了合理目标。
1.明确合理目标的定义。从心理学的研究来看,过低的目标使孩子在复习过程中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产生懈怠心理和行为;过高的目标会因为无法实现而让孩子产生对期中考试的畏惧,进而出现消极情绪。其实最为合理的目标是把目标设定在比自己的实际水平稍高的位置上。打个形象的比喻:把目标设定在“抬起手够不着,但是只要努力地向上跳,就一定可以够着”的位置上。
2.目标一定要匹配实际水平。很多学生和父母设定的目标都集中在“要超过之前某次考得最好的那次成绩”上。这是一个非常不匹配实际的目标,无论之前考出的最好成绩还是最坏成绩,都可能存在偶然因素,这种偶然与孩子自己当时的临场发挥、题目难易程度、复习侧重的匹配、其他考生之前复习的情况和临场的状态等都有关联。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计算之前多次考试的平均值,这才是他的实际水平,把目标设定在比这个基线稍高的位置上。
3.一定要制定短期目标。很多学生和父母会提到“成绩经常起伏不定”,而有无远期目标是成绩起伏不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每名学生及其父母都会在心中设定高考这个大目标,但现在离高考还有半年多的时间,这个目标很难起到“时时激励”学习的作用。孩子会想到后续还有机会弥补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认真对待每一天的学习积累。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设定近期目标,以此激励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尤其是此时此刻面临期中考试,更要引导孩子对他每一天的复习目标有一个计划,使其切实有效地投入到日常学习中去。
点击按键,加入高考研究网家长交流群,与专家在线交流:
相关文章:
- [家长]高三大幕开启!备考家庭迎接挑战
- [家长]高三生寒假合理饮食 科学用眼
- [家长]为什么你的孩子特别努力却考不上好大学?
- [家长]给孩子信任 遇事情稳住
- [家长]高三家长可为考生身体心理健康做好后勤保障
- [家长]高考倒计时,家长该怎么做?
- [家长]2020高考:高三考生三餐饮食推荐
- [家长]教育专家坦言:这3种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未来一定会很优秀
- [家长]高考饮食:考前进补宜温和忌盲目
- [家长]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相关推荐: